首頁|必讀|視頻|專訪|運營|制造|監(jiān)管|大數(shù)據(jù)|物聯(lián)網|量子|低空經濟|智能汽車|特約記者
手機|互聯(lián)網|IT|5G|光通信|人工智能|云計算|芯片|報告|智慧城市|移動互聯(lián)網|會展
首頁 >> 運營 >> 正文

6條地鐵5G升級完成 上海鐵塔助力上海地鐵實現(xiàn)5G信號全覆蓋

2025年3月18日 09:09  上海鐵塔  作 者:葉宇琦

每天地鐵通勤兩小時是什么樣的體驗?乘客小張在地鐵內流暢地刷著高清視頻,享受無縫連接的5G服務,枯燥的通勤“碎片時間”變?yōu)椤扒榫w充電站”,生活幸福感油然而生。這正是由看不見的5G網絡編織而成。

自工信部“信號升格”專項行動開展以來,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(下稱上海鐵塔)積極響應,聚焦城市地鐵重點場景,承擔上海3、5、9、10、13、17號線6條地鐵共計34個車站、459處通信斷點、61公里隧道的5G改造覆蓋任務,為市民出行與智慧交通夯實數(shù)字底座。

長效規(guī)劃 統(tǒng)籌集約推動5G升級

自成立以來,上海鐵塔堅持“能共享不新建 能共建不獨建”,協(xié)同三家運營商,統(tǒng)一收集地鐵場景的通信覆蓋需求,制定整體建設方案,實現(xiàn)“同步規(guī)劃、同步建設、同步實施、同步驗收”,有效提速地鐵4G網絡規(guī);渴疬M程,形成了“共享競合的鐵塔模式”。本次5G改造升級,上海鐵塔在共享競合的基礎上,充分挖掘既有資源潛力,優(yōu)先復用前期預留的電力線纜等基礎設施,進一步節(jié)約行業(yè)投資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本次地鐵改造總計節(jié)約電纜99.8公里,累計節(jié)省行業(yè)投資1050萬元,讓“舊資源”煥發(fā)“新價值”。

為打破傳統(tǒng)改造局限,6條地鐵改造均采用“四纜并行”架構,全線鋪設統(tǒng)一規(guī)格的5/4漏纜,并設計標準化接口。未來,僅需通過混纜升級即可輕松演進至5G 4TR網絡,避免重復敷設漏纜、反復拆卸設備對地鐵運營的干擾,實現(xiàn)超前規(guī)劃、長效兼容。

攻堅克難 爭分奪秒高效施工

地鐵5G改造工程量大,施工又只能在夜間停運后進行。通信建設者們晝夜顛倒,盡管辛苦異常,但他們依然堅持。

凌晨1點的上海地鐵17號線隧道內,頭戴探照燈的施工人員正與時間賽跑。每周兩次、每次僅2小時的“施工窗口”里,他們在配合列車調測、掛拆接地棒、徒步穿越超長隧道的多重困難下,爭分奪秒完成5G設備安裝。

“每周例會,我們都要為民用通信施工多爭取時間窗口!表椖拷浝砗鷿寡裕诙嘞到y(tǒng)交叉作業(yè)的施工現(xiàn)場,通信建設常面臨“搶時間”的考驗。“起初做起來很困難,通過總結經驗,大家熟練度逐步提高,效率也提了上來!焙鷿f道。通過調配施工人員、優(yōu)化施工工序、加強培訓與政策宣貫以及提高巡檢頻率,這支地鐵建設隊伍摸索出了一套合理、有序的施工策略,建設效率大幅提升。

“下班時常常天都亮了,回到家卻因為生物鐘混亂睡不著覺,這樣的日子過了近一年!笔┕ぐ嘟M組長說。正是有了這些通信建設者深夜的辛苦堅持,才讓乘客白天坐地鐵時用上順暢的5G網絡。

勇于創(chuàng)新 破解信號覆蓋難題

除了工程量大、時間緊迫,本次地鐵5G升級的實施難點也頗為復雜。

作為高架線路中唯一一段地下區(qū)域,地鐵3號線鐵力路站是一塊“硬骨頭”。該站整段均為明挖段,區(qū)間空間小,環(huán)境復雜,大大增加了5G建設的難度!按饲拔覀兌际菍⒃O備掛在墻上,但現(xiàn)在墻體已有設備鋪設,很明顯不具備條件!鄙虾hF塔重大項目經理竺偉文和設計院的同事多次現(xiàn)場查勘,卻沒有找到合適方案。

沒有條件,就要創(chuàng)造條件。面對隧道墻體掛載限制的難題,上海鐵塔聯(lián)合設計院技術團隊連續(xù)開展3輪實地勘測。最終,他們創(chuàng)新設計隧道中央架設基站的方案——在列車軌道兩側用鍍鋅鋼構架起“擬墻體基座”,在確保行車安全距離的前提下,將通信設備精準懸裝在基座上。

“這套隧道部署方案,在上海是首次采用。”項目負責人竺偉文表示,“為確保信號優(yōu)質覆蓋,我們必須做‘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’。”經過地鐵運營方多個部門和運營商多次測試,該設計既滿足安全間距要求,又滿足信號覆蓋強度。竺偉文和團隊大膽嘗試突破,一舉攻克難題。

如今,當列車呼嘯而過,隱藏于隧道中的設備正無聲輸送著滿格信號,詮釋著“辦法總比困難多”的創(chuàng)新精神。

編 輯:章芳
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
1.本網刊載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飛象網”和“飛象原創(chuàng)”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及鏡像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,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。
2.凡注明“來源:XXXX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.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。
本站聯(lián)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(lián)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(lián)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相關新聞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人物
vivo胡柏山:手機行業(yè)是最典型的新質生產力代表
精彩專題
3·15權益日 | 共筑滿意消費 守護信息通信安全防線
聚焦2025全國兩會
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
低空經濟2025:助力中國經濟騰飛,成就高質量發(fā)展
CCTIME推薦
關于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隱私聲明 | 本站地圖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4 By CCTIME.COM
京ICP備08004280號-1  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