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必讀|視頻|專訪|運營|制造|監(jiān)管|芯片|物聯網|量子|低空經濟|智能汽車|特約記者
手機|互聯網|IT|5G|光通信|人工智能|云計算|大數據|報告|智慧城市|移動互聯網|會展
首頁 >> 移動互聯網 >> 正文

GEM CODE:半個娛樂圈明星都青睞的新銳珠寶品牌

2025年10月13日 11:41  CCTIME飛象網  

宋佳、Angelababy、趙今麥佩戴其項鏈、戒指為品牌站臺;張杰、陳楚生、胡夏佩戴其首飾參加綜藝;單依純、黃子弘凡、王赫野也用其產品點亮音樂節(jié)造型——這些受不同風格藝人青睞的“隱形爆款”,均來自于2021年創(chuàng)立的設計師珠寶品牌GEM CODE。這個出道即圈粉半個娛樂圈的新銳品牌,背后藏著一段想要顛覆傳統(tǒng)珠寶行業(yè)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。

故事的起點,是創(chuàng)始人Code一次送禮時的“挫敗感”。他為朋友挑選珠寶禮物時,遍尋市場后卻發(fā)現,各大奢侈品品牌翻來覆去都是一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變的經典款,仿佛整個行業(yè)陷入不更新的循環(huán)。這種“找不到新意”的困境,讓他開始深入研究珠寶行業(yè)的運作——原來奢侈品珠寶售賣的并不是產品本身,而是一種身份符號的象征,但珠寶體積小巧,難以印刻logo,因此為了維持辨識度,品牌只能堅守一些經典款,再花重金營銷鞏固其“高端”的共識。

但在Code看來,珠寶不該被困在過去的設計里,更不應只淪為奢華的代名詞。他始終覺得,珠寶應當回歸產品本身,每個時代都該有屬于自己的特色設計;它也不用那么昂貴,可以融入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,成為承載情感的貼身之物。這份對“珠寶本質”的思考,成了GEM CODE品牌的初心,但僅憑一個想法難以撼動行業(yè)慣性,作為理工男,Code深知自己缺乏珠寶設計與工藝的專業(yè)積淀,直到他遇到了聯合創(chuàng)始人Shuyu,創(chuàng)業(yè)的火種才真正被點燃。

旅法十余年的Shuyu,畢業(yè)于巴黎高等珠寶工會學校,曾先后供職于多家國際奢侈品牌,擔任高級珠寶設計師,不僅精通頂級珠寶的設計與工藝,更憑借出眾才華斬獲多項國際獎項。當Code提出“讓珠寶回歸到產品本身”的想法時,恰好擊中了Shuyu,她也希望珠寶不再只是匣子里的昂貴的收藏品,而能更貼近生活。于是,他們于2021年正式創(chuàng)立GEM CODE,希望能擺脫符號化的定義,讓珠寶回歸到產品本身,并確立了“珠寶是隱秘于心的另一重精神密碼”的品牌理念。

為了讓這份理念落地,創(chuàng)始團隊沒有急于推出產品,而是用用整整一年時間扎根供應鏈。他們輾轉全球走訪源頭產地,反復篩選對比后,最終與多家服務奢侈品牌的供應商達成合作,從源頭確保材質品質。正是這份對“品質底線”的堅守,為品牌后續(xù)的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
2022年,GEM CODE首個產品系列“騎士精神”正式上線。不同于以往花花草草的造型,設計團隊以幾何線條提煉盾牌這一中性符號,將“溫柔中的力量感”藏進金屬與寶石的搭配里,亦剛亦柔,收獲了很多早期客戶的喜愛。

首個系列的成功,讓團隊更加堅定了“以設計傳遞精神”的方向,此后產品線不斷延伸: 情人節(jié)推出的藏頭詩手鏈,26種天然寶石英文首字母對應A到Z,可以根據想要表達的寓意來選擇對應的寶石,DIY成專屬的手鏈,把隱秘心意刻進珠寶細節(jié),成了傳遞情感的信使;“凹凸”系列則用起伏線條隱喻生活本真,凸起是自我主張,凹陷是包容接納,將當代人的生活哲學藏進簡約設計中。

在材質上,GEM CODE既保持了高端的標準——主要采用18K金搭配天然寶石,延續(xù)奢侈品級別的質感。也考慮到不同消費者的需求,推出價格更友好的銀飾系列,讓更多人能觸摸到珠寶的溫度,真正實現“好設計不設門檻”。

對產品的極致打磨,換來了市場的熱烈回應。普通消費者中,有人成了忠實粉絲,一買就是好幾件,從日常通勤到重要場合都離不開;明星圈層里,GEM CODE也憑借其出色的設計悄然走紅,從單依純節(jié)目后臺采訪的隨性搭配,到鄺玲玲、趙今麥為品牌和雜志拍攝時的細節(jié)點綴,越來越多藝人主動選擇它作為風格表達的載體……

如今的GEM CODE,已從當初的初創(chuàng)品牌成長為珠寶領域的“新銳黑馬”,但在創(chuàng)始團隊眼中,這只是品牌探索“品質珠寶”的起點。從打破經典復刻的僵局,到讓珠寶回歸情感與日常,他們用短短幾年的時間,證明了“產品為王”的硬道理。未來,GEM CODE更計劃進軍高級珠寶領域,將專業(yè)積淀與情感表達融入更高階的創(chuàng)作中,讓“珠寶傳遞精神”的理念影響更多人。

或許正如品牌名“GEM CODE”一樣,這個年輕品牌正在為珠寶行業(yè)寫下新密碼:珠寶不是空洞的裝飾,或著奢華的代名詞,而是可以用設計傳遞態(tài)度,用材質承載時光,從而成為一種深刻而長久的陪伴。

編 輯:T01
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
1.本網刊載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飛象網”和“飛象原創(chuàng)”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及鏡像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,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。
2.凡注明“來源:XXXX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.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。
本站聯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推薦新聞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人物
中國移動黃宇紅:量通智融合創(chuàng)新的探索、實踐與思考
精彩視頻
與智者同行,與時代共振,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超燃瞬間
中國移動“移動愛購”上線暨數智生活商城生態(tài)聯盟發(fā)布
中國移動“點亮百城”量子試驗網啟動暨量子生態(tài)聯盟發(fā)布
中國移動國際品牌煥新暨國際生態(tài)聯盟發(fā)布
精彩專題
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
2025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
中國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
第26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
關于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聯系我們 | 隱私聲明 | 本站地圖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5 By CCTIME.COM
京ICP備08004280號-1  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